通创知识库

【通创物流园区观点】物流园区的“客户”与“用户”

2016-07-20

    雷军说:“小米其实不是做手机的”,周鸿?说:“要有用户思维,而不是客户思维”。那么什么是客户?什么是用户?互联网时代的“用户至上”理念在物流园区运营模式里有什么借鉴作用呢?

一、互联网下的客户与用户

    本人认为不管是“客户”还是“用户”,都是企业的顾客,都是购买企业的服务或产品的群体。简单的区分就是客户是与企业发生交易(买卖)行为的群体,实现的是经济价值,而用户是使用企业的服务或产品的群体,实现的是使用价值,所以用户的概念远远大于客户。在传统经济环境里,企业往往更加关注“客户”,因为客户购买了企业产品,支付了钱,直接给企业带来收益。如4P(product、price、place、promotion,即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促销)等各种营销理论都是通过广告、宣传、推广,成功让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,成为企业的客户。但随着信息化、互联网发展,尤其是共享经济、免费经济出现,“用户”为王的理念逐步占据上峰。

1、先后顺序问题。在传统商业规则里,是先客户在用户,也就是说顾客需要先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,才能成为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用户。但在互联网思维里,企业是先做用户,再想尽办法把用户转化为客户。

2、价值体现问题。在传统商业规则里,只有当顾客成为“客户”时,即发生交易行为时,才能体现经济价值。但在互联网思维里,企业只要有足够大的用户数量(可以只是很少交易或没有发生交易)就可以体现价值,企业就能获得外部资金青睐,就能轻松取得资本支持(有人给钱了)。

3、服务模式问题。“客户至上”的模式下,企业与客户关系是点状的、是顺向的,企业将自己已有的产品或服务用各种办法推销给顾客,并促成购买,但对于购买者后续的、其他需求,企业是不予提供的(我有什么提供给你什么)。而“用户至上”的模式下,企业主动推出产品或服务是很便宜的或者亏损的甚至免费的,快速聚集大量用户,然后根据用户群体特征,开发提供系列服务产品,其服务是线状的、全方位的,甚至是全周期的(你需要什么我提供给你什么)。

二、物流园区的客户与用户

    物流园区尽管服务的是传统物流产业,但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互联网特征。首先,物流园区就是一个平台,物流及相关企业集聚平台,是物流服务供给和需求双方交互平台。其次,物流园区是一个开放空间,其提供的仓库、停车场、信息等服务可以满足社会产业链上各个节点企业或个人的需求。利用互联网“用户至上”理念,对于物流园区招商运营、提升服务、体现价值具有很好的意义。

    物流园区的客户,主要是指进入园区经营的各类物流企业,包括运输公司、专线企业、快递企业、快运企业、国内外货代企业、仓储服务企业、城配企业、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个体司机和车辆等等。物流园区的用户,那范围就更大,除没有入园的物流及相关企业外,还包括广大制造企业、商贸企业等。

1、扩展市场空间。

    过去,物流园区招商只关注于物流企业(客户),但一个区域内的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,需求也有局限。如果运用互联网“用户”思维,物流园区应该面向广大工商制造企业(用户),建立相互黏性和交互,并逐步转化为园区客户。随着互联网发展,一批电子商务企业、电商平台企业、电商物流企业已经逐步进入物流园区。不久将来,随着商贸流通模式进化,批发市场隐退,经销代理机制变化,大批商贸企业、品牌企业,尤其是区域型代理批发商、品牌商区域公司将直接成为园区客户群体。

2、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。

    物流园区招商收不到钱,收了钱还是入不敷出,项目盈利能力弱。究其原因就是物流园区与入园企业只是客户关系,即出租和租赁关系,园区管理运营只有廉价的租金收入。物流企业进入园区后,独立开展业务经营,独立承担业务风险,除收缴租金外,与物流园区没有更多的交集。运用“用户”思维模式,物流园区围绕入园企业,提供系列化、一体化的服务体系,构建园区与客户的全方位交互模式,实现多点、网状的营收,才能提升园区盈利能力。如行政管理、业务支持、投融资服务、信息服务、设备技术支撑、结算服务、采购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政策支持等等。

3、认清物流园区发展趋势

   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因信息不透明而存在价差模式,转变了“客户”与“用户”关系,共享经济、免费经济摧毁了很多传统商业。可以预期,不久的将来物流园区会出现低租金、免租金入驻的模式。物流园区运营管理者在没有租金收益情况下,如何利用互联网模式,“用户”思维,创新服务产品,构建服务体系,直接关系园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。